弘前城在重建天守閣之前,可能經歷過兩次擴建改建…天守閣基座西北地區發現柱穴和礎石遺跡
新聞來源:
弘前城、天守再建までに2回増改築か…天守台の北西区域で柱穴や礎石跡を発見
在弘前城(青森郡弘前市)的天守閣地基中發現了一些痕跡,目前正在進行石牆的修繕工作。這表明,從17世紀建造到19世紀重建,弘前城在約200年間曾進行過兩次擴建和改建。雖然文獻中曾有過擴建和改建的記錄,但這是首次實際證實。專家表示,這些發現是「了解弘前城起源的寶貴資料」。
最新的重建擴建證據是在天守閣的西北區域發現的。在現今的天守閣地下約兩公尺處發現了柱穴和礎石跡,該礎石於江戶時代後期1810年重建。負責這次發掘的弘前大學的關根達人教授(考古學)認為,這些遺跡被認為是延伸至天守閣的「 多聞櫓 」的部分遺跡。
多聞櫓是一座長方形的建築,曾用作倉庫,據說在城初建造時並不存在。周圍的地面由三層構成,從古老到最新依序為:(1)1611年(江戶時代初期)城初建造時的地面;(2)17世紀中期的整地層;(3)鵝卵石層。現在的天守閣就位於這些地面之上。
關根教授由此得出結論:「據推測,弘前城在建造和重建天守閣之間經歷了兩次擴建和整修。」他還補充道:「天守閣將於明年回歸原址,這將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了解天守閣變遷的機會。我希望以後的遊客們也能了解這段歷史。」
去年,在弘前城本城天守閣的地基中發現了繩文時代末期(約2500年前)的土堆遺跡。弘前市計劃在完成江戶時代遺蹟的調查後,進一步向下挖掘約兩米,調查繩文時代的遺跡。
相關攻略